(AI写给资产评估领域职场人士的…)
引言:AI时代下的焦虑与抉择
在资产评估行业,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我们的工作。面对这一波技术浪潮,从业者难免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一方面,有人寄希望于“一键AI”包办一切;另一方面,也有人对AI充满抵触,担心它将取代自身 (金证资产评估开展“生成式AI及大语言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内部培训 | 金证资产评估)。这两种极端心态都会带来误区。事实上,作为专业评估师,我们既不能迷信AI的万能,更不能因畏惧而拒绝AI。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拥抱AI的同时,发挥人类不可替代的价值,让AI成为我们放大专业能力的工具?
下文将从当前AI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边界与能力谈起,阐释AI的局限以及不应盲目抵触AI的原因,并着重探讨资产评估师所具备的AI无法替代的价值。希望能为在AI时代感到焦虑的同行们提供积极的思考和动力。
当前AI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边界与能力
当下的AI技术(如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已经在金融及资产评估相关领域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实力。在我们日常工作中,AI可以作为强大的助手,高效完成许多以往耗时耗力的任务:
- 海量数据分析与模式识别:资产评估往往需要参考大量市场数据、交易案例和财务信息。AI擅长从海量数据中快速提取模式和洞见。例如,生成式AI能够从财务报表、行业报告和新闻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识别出隐藏的趋势 (The Value Of AI In Asset Management | Russell Investments)。过去分析师可能要花数小时手动搜集整理的信息,AI可以在眨眼间自动完成,大大减轻了重复性信息搜集的负担 (The Value Of AI In Asset Management | Russell Investments)。
- 自动化计算与报告初稿:借助AI,我们可以更快捷地完成估值模型的构建和检验。某些简单规范的资产估值,AI驱动的自动估值模型(AVM)已经可以给出初步结果,供评估师参考。此外,像ChatGPT这样的语言模型还能生成评估报告的初稿文本,自动执行合规性检查,甚至整理沟通记录 (The Value Of AI In Asset Management | Russell Investments)。这些工具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快速分析和执行重复性任务方面表现出色 (AI取代不了人,但不用AI的人将会被用AI的人取代__财经头条)。通过让AI先处理繁琐计算和文本整理,评估师就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复杂问题的分析。
- 图像识别与实物资产审查:对于房产、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评估,计算机视觉技术已经可以辅助识别照片中的关键特征。例如,AI图像识别可以评估房屋影像以判断物业的外观状况,或通过遥感影像估测土地资源状况。这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评估师获取信息的手段。但需要注意,目前AI的图像评估仍局限于表层特征,对于房屋结构隐患、机器内部磨损等深层问题,仍有赖人工专业检查和判断。
可以看到,AI的确在效率上为我们赋能:从秒级处理海量数据,到自动化生成文本和分析结果,AI拓宽了资产评估的技术边界。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应用边界”所在——AI的能力目前主要集中在快速计算、信息提取和模式识别等领域 (AI取代不了人,但不用AI的人将会被用AI的人取代__财经头条)。一旦超出这些明确定义的问题范围,涉及开放性的判断、经验性的权衡或需要创造性的环节,AI就开始显出不足。这正引出下一个话题:AI并非万能,我们不能盲目迷信它能解决一切。
AI不是万能的:认清AI的局限
正如我们不能把所有工作都丢给计算器一样,对于AI,我们也需要保持理性。当前的AI再强大,也远未达到可以取代人类评估师的程度。盲目迷信“AI能解决一切”是危险的,因为这忽视了AI在判断力、经验、责任和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天然局限:
- 缺乏情境判断和直觉:资产评估往往处于复杂的商业情境中,充满不确定性和特殊情况。AI虽然擅长依据数据模式得出结论,但它缺乏人类的情境意识和直觉判断能力 (AI still can’t replace human instinct when it comes to judgement calls | Mint)。正如有评论指出,“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数据采取行动,但欠缺情境洞察” (AI still can’t replace human instinct when it comes to judgement calls | Mint)。评估师凭借多年经验形成的直觉,往往能察觉数据背后不易量化的风险或机遇——这一点AI难以做到。当遇到非典型案例(例如独特的艺术品估值,或具有复杂权益结构的企业价值评估),AI模型可能因缺少类似训练数据而无法给出可靠结论,此时仍需要人类专家运用专业判断力作出决策。
- 无法取代专业经验的积累:经验是一种长期实践中沉淀的综合智慧。资深评估师对某行业的历史趋势、市场脉络、人脉网络了然于胸,这种洞察力让他们在评估中特别游刃有余。AI虽然能学习海量已有数据,但缺乏人类在实践中累积的那种对细微差异的体察和对行业脉络的直觉把握 (东方法律人丨AI发展对不良资产行业法律工作的影响及应对|AI_新浪财经_新浪网)。正如业内分析所言,那些高度依赖行业经验和人际智慧的高阶综合能力型工作,当前仍是“越不易被AI替代” (东方法律人丨AI发展对不良资产行业法律工作的影响及应对|AI_新浪财经_新浪网)。换言之,评估师多年摸爬滚打形成的独到见解和行业洞见,依然是AI难以企及的财富。
- 没有责任意识与道德判断:在评估业务中,责任承担和职业操守至关重要。每一份评估报告都需要评估师签字背书,承担相应的法律和道德责任。然而AI作为工具,本身并不对结果负责。它不会因为给出错误估值而承担后果,风险最终仍由使用它的人承担。此外,AI缺乏人类的道德判断能力和价值观约束。评估不仅是算数字,还涉及公平、公正和对利益相关者负责。例如,当面对有道德风险的委托时,评估师会坚守职业操守,而AI则可能在不设限制的情况下被人利用来出具不当结果。因此,我们不能盲目相信AI输出的结论,必须由专业人士进行审查、校验,以确保符合伦理和专业标准 (The Value Of AI In Asset Management | Russell Investments)。金融机构的实践也表明,只有在人类监督下,才能确保AI被正确应用 (The Value Of AI In Asset Management | Russell Investments)。
- 人际沟通与信任无法替代:资产评估工作离不开与客户、业主、审计师等各方的沟通交流。建立信任感是评估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AI并不具有真正的情感和同理心,它或许能模拟对话,却无法像人类一样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的信任关系。客户往往更愿意相信一个有信誉、有温度的专业人士,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算法。特别是在沟通评估结果、解释复杂估值假设时,人类评估师的沟通技巧和说服力是无可替代的。地区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极其重要,技术只能作为助手,而无法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纽带 (The Value Of AI In Asset Management | Russell Investments)。
归根结底,AI目前更像一位勤奋高效的“助手”,但绝非独当一面的“评估师”。业内专家的共识是:“人工智能是投资界的宝贵工具,但它绝对不能够取代人类智能” (The Value Of AI In Asset Management | Russell Investments)。AI再强大,仍然需要人在背后赋予意义、把关方向。正如一篇行业分析所总结的:人工智能可以极大提升效率和分析能力,但“人类的监督能够确保人工智能被正确应用”,技术应被视为提高生产力的方式,而非取代人力的手段 (The Value Of AI In Asset Management | Russell Investments)。因此,我们切勿神化AI,对其保持理性认知尤为重要。
不要抵触AI:拥抱技术才能勇立潮头
既然AI有诸多局限,那我们是否可以因此拒绝它、无视它?答案是否定的。完全排斥AI只会让我们落后于时代,被行业所淘汰。正如英伟达CEO黄仁勋所警示的:“在可预见的未来,AI取代不了人,但不用AI的人将会被用AI的人取代” (AI取代不了人,但不用AI的人将会被用AI的人取代__财经头条)。这个观点在商业世界日益得到印证:那些善于利用AI工具提升效率的从业者,正在迅速拉开与固步自封者的差距。
回顾历史,每当颠覆性技术出现时,“拒绝者”往往付出惨痛代价。从最初的电脑、互联网,到如今的人工智能,莫不如此。在资产评估行业也是一样:如果因惧怕AI取代自己而拒绝学习和使用它,我们反而更容易被那些拥抱AI的新一代评估师所取代。近期业内的一次分享会上,就有专家感叹道:评估行业的专业人员必须永远对新技术保持求知欲,否则再高明的估值技巧也只是纸上谈兵 (金证资产评估开展“生成式AI及大语言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内部培训 | 金证资产评估)。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已经重塑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应当努力适应并掌握AI,在未来竞争中勇立潮头 (金证资产评估开展“生成式AI及大语言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内部培训 | 金证资产评估)。
所幸,越来越多有远见的评估机构和专业人士已经行动起来,选择与AI共舞而非对抗。例如,有知名评估公司为全体员工开展生成式AI培训,鼓励大家善用最新的大语言模型和知识库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 (金证资产评估开展“生成式AI及大语言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内部培训 | 金证资产评估)。一些金融评估团队也开始引入AI助手,帮助快速完成基础数据整理和模型运算,从而将评估师解放出来专注更高价值的工作。当我们拥抱AI,把它当作合作伙伴,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扩容”:和AI协作的专业人士,将拥有远超传统方式的生产力和洞察力。
值得一提的是,AI与人的关系并非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共生关系。正如研究指出的:AI擅长处理海量数据和执行重复任务,人类则擅长创造力、情感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这种互补性让双方协同可以提高效率和决策质量 (AI取代不了人,但不用AI的人将会被用AI的人取代__财经头条)。通过人机协作,许多过去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今正在变为现实。我们应当以开放心态去探索“人机协同”的新模式,让AI为我们所用,而不是心怀敌意将其拒之门外。
总之,在AI时代浪潮中抗拒改变,无异于纸船逆流。与其担心被AI取代,不如积极思考如何利用AI赋能自身。正如一句流行语所言:“AI不会取代你,但会用AI的人一定会取代不会用AI的人。”与其让焦虑阻碍我们前进,不如将这份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争做那个“会用AI的人”。
我们能提供哪些AI无法替代的价值?
面对飞速发展的AI,每一位资产评估从业者都需要自问:有哪些核心价值,是我这个人可以提供而AI无法替代的? 找到这个答案,我们才能在AI加持的未来,依然保持不可或缺的地位。以下几点,是评估职业中人类独有且难以被AI取代的价值:
- 与客户沟通中的信任感:评估不仅仅是出报告,更是一种服务。在与客户交流需求、反馈结果的过程中,评估师通过专业素养和真诚沟通建立起的信任,是AI无法复制的。人类能够将信息置于具体情境中理解,并在互动中建立深层次联系 (AI取代不了人,但不用AI的人将会被用AI的人取代__财经头条)。这种基于情感智力和诚信的信任感,让客户在重大决策时愿意依赖我们的判断。而AI缺乏情感和道德品质,难以与客户形成真正的信赖关系。
- 复杂情境下的判断力:评估业务经常要面对模糊不清或前所未见的情况。这时体现的是评估师的综合判断力,包括对市场走向的研判、对风险因素的权衡以及在不确定性中的决策能力。人类大脑擅长在信息不完备时做出推断,并借助直觉和经验弥补数据的不足。人类可以凭借个人经历和专业敏感度理解复杂情境的细微差别,做出明智决策 (AI取代不了人,但不用AI的人将会被用AI的人取代__财经头条)。而当前的AI如果遇到训练数据涵盖不到的新情境,往往不知所措或者给出不可靠的结果。评估师的这种临机决断和灵活应变能力,是确保评估质量和可靠性的最后屏障。
- 对政策和法律环境的敏感度:资产评估深受政策法规影响,例如税收政策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规划法规对地产评估的约束等。经验丰富的评估师对政策走向和法律环境有高度敏感度,能够解读最新法规并及时调整评估思路。他们清楚哪些合规红线不能碰,哪些政策机遇可把握。而AI如果没有及时更新训练数据,可能不了解最新法规变化,更无法像人一样融会贯通政策意图。在这方面,人类专业判断无可替代,能够确保评估结果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并为客户提供前瞻性的策略建议。
- 道德责任和专业操守:优秀的评估师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伦理观。在面对利益诱惑或压力时,他们能坚持原则,维护评估结论的公正性。AI本身并无道德意识,它可能在算法偏见或不当指令下给出误导性结论,而不会自行纠正。只有人类会对“正确地做事”承担起道德责任。我们的职业操守使评估报告不仅在数字上准确,更在价值观上经得起审视。这种对责任的承担,是赢得社会信任的基石,也是AI永远无法肩负的角色。
- 长期积累的人脉与洞察力:资深评估师往往拥有深厚的人脉网络,可以从业内获取AI无法直接获得的第一手信息和专业见解。例如,通过与行业专家交流获取隐性信息、通过多年的客户关系洞察市场真实情绪等。这些人际连接和声誉资产,为评估工作带来增值。与此同时,人类还具有将零散见闻串联成洞察的能力。这种发散性思维和跨领域的联系能力,使我们能够产生创新性的解决方案。AI目前更多是基于既有数据模式进行推演,在跨领域洞察和关系网络运用上远不及人类大脑灵活。
总而言之,我们每个人都应找准自身独特的价值所在,并将其发扬光大。事实证明,人类具备一些AI永远无法模拟和取代的独特智慧与能力 (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吗?只有不会用大模型的人才会被淘汰|人工智能_新浪科技_新浪网)——从情感共鸣到创造力,从道德判断到经验直觉,这些都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只要我们牢牢抓住这些优势领域,并善用AI来辅助其它工作,我们就无惧AI的挑战。
结语:拥抱AI,让它成为放大价值的工具
面对AI的迅猛发展,焦虑与希望交织是很正常的情绪。然而,我们大可不必悲观。历史一再证明:技术的进步并不会让人的价值消失,反而会促使我们去发挥更加“人性化”的优势。AI可以代劳繁琐重复的部分,但评估工作中那些需要人性光辉的环节将变得更加重要。正如一篇报道所指出的:AI时代人类应专注于自身独特技能,例如创造力、领导力和学习能力,这些是AI无法复制且与之互补的 (人与AI共生时代:如何保持人类独特性?_个人价值_情感 - 搜狐)。对评估师而言也是如此:我们应把AI视作一面镜子,促使自己思考“我有哪些价值是机器取代不了的?”,并不断提升这些能力。
与其恐惧AI,不如拥抱AI。让AI替我们跑腿计算、搜集资料,我们则投入更多精力去倾听客户、洞察市场、提升专业判断。当我们将AI当作工具加以驾驭,而非威胁抗拒,我们就能在这场技术变革中占据主动。请记住:人工智能的使命是服务于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 (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吗?只有不会用大模型的人才会被淘汰|人工智能_新浪科技_新浪网)。最终赢得未来的,一定是善用AI、不断进化的专业人士。
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同样孕育着无限机遇。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AI时代:既不迷信“一键AI”的神话,也不畏惧AI的挑战。在理性认识AI边界的基础上大胆拥抱它、驾驭它,让人工智能成为我们延展能力的翅膀。相信只要坚守专业精神、持续学习创新,我们完全可以与AI比翼齐飞,在资产评估的职业舞台上书写新的辉煌!
参考来源:
- Russell Investments博客,《人工智能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The Value Of AI In Asset Management | Russell Investments) (The Value Of AI In Asset Management | Russell Investments) (The Value Of AI In Asset Management | Russell Investments)
- 金证资产评估董事长林立内部培训讲话 (金证资产评估开展“生成式AI及大语言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内部培训 | 金证资产评估) (金证资产评估开展“生成式AI及大语言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内部培训 | 金证资产评估)
- 新华财经引述黄仁勋观点 (AI取代不了人,但不用AI的人将会被用AI的人取代__财经头条),“AI取代不了人,但不用AI的人将被用AI的人取代”
- 中国东方不良资产行业研究,《AI发展对行业工作的影响及应对》 (东方法律人丨AI发展对不良资产行业法律工作的影响及应对|AI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AI不会取代人类,但使用AI的人会取代不用AI的人》 (The Value Of AI In Asset Management | Russell Investments) (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吗?只有不会用大模型的人才会被淘汰|人工智能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东方财富网,《ChatGPT热潮背后,金融行业大模型应用路在何方?》 (AI取代不了人,但不用AI的人将会被用AI的人取代__财经头条)